发布时间:2025-10-15 18:04:03    次浏览
互联网+在大连落地了 无论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在一个有网的地方登陆“中国大连”点击“在线访谈”你想要在这个城市里办的事分分钟都会得到答案这就是大连的互联网+“互联网+政务”“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2016全国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十大创新型机构”这一次大连又走在了全国前列随着2015年8月大连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市政府投资2900余万元,开发建成了功能完备、技术先进、全域覆盖,汲取全国各地网络平台建设之长的政务服务综合平台,集约了政务公开、行政审批、市民诉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政务“五大平台”,有效发挥“互联网+政务服务”功能,向企业和市民提供方便快捷规范透明的综合性公共行政服务。平台的建立不仅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透明度,便利群众办事创业,更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办好事、不添堵,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成果。 清单之外无权利大厅之外无审批闫威是中车集团大连齐车轨道有限公司的员工,今年9月14日,公司下发文件:在连职工可通过人才引进政策在大连安家落户。把户口从齐齐哈尔迁到大连,这要在以前不知要在两地往返跑多少趟。然而有了“互联网+政务服务”,闫威一趟腿也没跑,他在“大连市人民政府网上审批平台”上申报后,一个星期就接到通知,去大连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人口办”窗口领取了户口“准许迁入证明”。审批电子化,让闫威一家没费时没费力“秒变”大连人。 同样亲历审批电子化之便捷的还有大连罗姆点子有限公司的财务经理张宁。“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增值税发票抵扣联认证,以前我们需要派专门的财务人员到税务大厅排一上午甚至一整天的队,一张张扫描抵扣联,特别耽误时间。现在我们只要在网上打开网页、打几个勾、几分钟就完成认证工作,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和人力成本,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记者了解到,通过清权、确权,大连市161项市级行政许可和538项便民行政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全市45个中省直及市直审批和公共企事服务部门审批办也全部在中心开展审批服务,“清单之外无权利,大厅之外无审批”切实实现。 在大连市人民政府网上审批平台上,群众、企业可在线进行网上咨询、在线预约排号、审批表格下载、审批项目网上申报、审批进度和审批结果网上查询等,全面实现了100%网上审批。 “高拍仪”、“条码枪”、“数字证书”……互联网 + 的手段让数据代替人跑位于旅顺三涧堡的通用机场建设项目,今年6月在大连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审批手续。该项目较大,涉及审批部门较多,包括土地、规划、环保、海洋、文物等多达十多个单位。过去,所有手续办下来最快也要两年,如今有了并联审批,仅仅3个月所有手续全部办完,而且更为高效的是该项目的建设单位——军民结合(大连)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前后只到行政服务中心跑了4趟。该公司的负责人牟正寿这样告诉记者:“这么大的项目,如果在过去,我们得十几个部门挨家挨户地跑,从旅顺三涧堡到大连市中心,一个来回就是100多公里。现在在行政服务中心,所有的部门都集中在一起办公,来一次能办好多事儿,效率提高好几倍。而且办审批手续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还为我们做一对一辅导,少走了很多弯路。” 记者了解到,大连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了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同时推进审批服务前移,对重点项目审批实行前期辅导,一对一进行跟踪服务,有效促进了大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收益,“旅顺三涧堡通用机场”建设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据悉,大连网上审批平台吸收了全国各地最先进的做法,包括手机报批和查阅审批进程、短信提醒等,功能比较强大。目前,大连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已开发完成面向企业、市民和审批人员的手机移动端APP,同时“高拍仪”、“条码枪”、“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和电子印章”、微信在线服务等先进技术和设备也将充分运用到行政审批服务全过程。 今年9月30日,大连行政审批平台与辽宁省工商局企业登记网络系统实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正式对接,率先在辽宁建成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并首批与国家平台对接。自2015年8月17日新建成的公共行政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以来,各窗口共办理审批服务事项19.9万件,平均每月1.4万件,办结率为100%,今年前九个月办件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7.5%。 “2016全国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十大创新型机构”大连名不虚传年逾半百的李大臣是大连理工招标代理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从传统招投标到电子招投标的变革,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了16个字:“程序规范、效率提高、节约资源、规避风险。”李大臣告诉记者:“以前招投标,程序多、手续多,要准备大量的文字材料。记得当时我们参加招投标都要拖着一个拉杆箱。现在电子招标不用了,招标程序网上就可以操作,招标档案网上一目了然,大大降低了招投标成本。而且监管体系越来越完善,保证了招投标的公开、公平、公正。” 记者了解到,大连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起点高、标准高,广泛吸纳了全国各地的好经验,目前已实现交易信息公告、招投标网上报名、网上交退保证金、下载招标文件、上传投标文件、网上竞价、网上公示交易结果和交易过程、音视频在线监管并自动刻录留存等功能,居全国领先水平。今年4月荣膺“2016全国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十大创新型机构”殊荣。 2015年12月28日,大连完成了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矿权交易“四大市场”的整合,并开通了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提前半年完成了国家和辽宁省统一交易平台整合建设任务,基本实现了交易全过程电子化。同期进入平台交易的还有港口水运工程、水务工程、道路交通等项目。同时,医疗器械与医用耗材、林权、城建户外广告等项目也将逐步纳入统一平台交易。 另外,大连还协调市建委招标处、市财政局政采监管处等行政监督部门及专家库抽取终端、数字认证办理等业务同步进驻平台,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一站式”服务,方便了社会。目前,大连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由项目交易子平台、公共服务子平台、监督管理子平台三部分组成,可实现对招标人、采购人、出让人的保证金收退业务通过虚拟账户管理,具备了发布公告、报名、保证金收退、上传标书(报价)、抽取专家、开标(竞价)、评标评审、交易结果公示等全流程网上交易功能。经研发测试,还可承接医疗企业采购、公车拍卖、PPP项目招标等新业务。 如今,大连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已构建起“制度+科技”的监管体系,在重点环节上能实现电子化的,一律取消人员参与。平台服务功能也得到进一步延伸,比如采用网络电子化等手段开展流程优化再造,理顺了开具无行贿记录证明和信用记录证明、IC卡验证、样品展示等环节的操作,大大方便了办事人;通过完善交易平台的数据统计分析模块,其市场主体信息与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可避免投标企业在各标段反复录入信息或重复开具各类证明,为企业节省了时间和人力;开放了融资渠道,将交易系统相关数据按权限向金融机构开放,支持中标且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在最短时间获得融资。 2015年大连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共完成各类交易项目2644个,实现交易金额293亿元,为企业节省招投标成本超1亿元。今年1~9月份,共完成各类交易项目2887个,实现交易金额280.6亿元,节省财政资金39.8亿元,国有资产和土地增值4.8亿元。 “12345”市民热线辽宁省唯一的市民综合诉求平台2016年6月20日19时许,大连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12345”市民热线先后接到19起中考学生家长的投诉电话,邹秀新就是其中之一。“当天晚上我接到通知说孩子的中考考场临时变更,赶紧给在考场附近提前预订的酒店打电话退房,对方坚持说不给退款。气恼之下我拿起电话就拨通了12345市民热线。没想到第二天上午我就接到了酒店打来的电话说同意退款,随后热线工作人员又打来反馈电话问我酒店是否已退款。这令我非常感动,这样的办事效率实在是太高了。” 记者了解到,“12345”市民服务热线,目前是辽宁省唯一经全面整合建立的市民综合诉求平台。现已整合了70余条职能部门的投诉举报服务热线,建成了覆盖全市的统一的便民高效的消费类投诉、经济违法行为举报和行政效能投诉平台,365天24小时全天候受理市民诉求。同时建立了“三方通话”诉求处置机制,可实现话务员、承办人、市民三方同时在线交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事发当晚,平台接到多起同一事件的投诉电话后,立即与工商消费投诉部门沟通,第二天一早工商维权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立即赶到酒店现场核实处理,经多方努力最终各酒店负责人均同意全额退款。目前,“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已覆盖市、区(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屯,实现了四级全过程留痕,哪个部门负责办件,进度如何,办理结果怎样,都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查询。据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12345市民服务平台共受理咨询、投诉、举报、建议等各类诉求共356850件,直接答复诉求人27.8万件,派发给各承办单位的诉求7.8万件。平均每天通过电话、网络、微信等渠道受理市民诉求800余件,平均办结率在95%以上,推进了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有了电子政务平台的强大技术支持,如今“中国大连”政府门户网站已成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统一门户。在这里,行政审批平台实现网上审批“一网通办”,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市民综合诉求平台实现12345“一号受理”,政务公开平台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一网打尽”。群众办事创业变得省心省力省时。文 | 记者王春燕图 | 首席记者李传报编辑 | 王萌萌 丫丫